阿里携程或强强联手 在线旅游战火越燃越烈
作者:孟岩峰 发布时间:2014-03-05 08:33:59 来源: 我要评论阿里、携程或强强联手 在线旅游战火越燃越烈
本报记者 孟岩峰 北京报道
近日,阿里集团投资携程旅行网的讨论越来越多,与半年前“腾讯入股携程”传闻不同,一位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此次投资应该不是烟雾弹,可能性非常大。一位接近携程的人士也持相同说法。
目前,去哪背后有百度、同程网及艺龙有腾讯。不过与去哪儿及同程等相比,携程并不缺钱,但是正在全面拉开战线。携程作为在线旅游行业的老大,自梁建章回归便愈加强势,不但与艺龙在酒店业务进行火拼,更是将战火烧到门票及团购等细分领域。其董事会主席兼CEO梁建章在财报发布后曾表示,2014年在很多方面都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一年,将积极部署各个产品线,利用携程的优势,扩大在线和移动旅行市场的市场份额,争取全面丰收,绝不手软。
“双方谈判应该会比较艰难,携程不缺钱不缺人,也不会着急,阿里此轮投资并不完全占主动。”上述人士表示。
双赢的平台对接
此次阿里投资携程的说法被描述为三大巨头在旅游行业的争夺战。百度有去哪儿、腾讯有同程及艺龙,而阿里却没有拿得出手的产品。阿里不差钱,所以其将目标对准业内第一的携程也并不奇怪。
“在旅游行业布局,不能被其他两大巨头甩下。”一位业内人士如是分析阿里目的,“这是淘宝布局O2O的捷径。”毕竟航旅业本身具备“移动基因”,在旅途中会使用无线服务且消费更加即兴,从线上到线下会完美结合。
实际上,阿里旗下也有“淘宝旅行”,经营模式与去哪儿网类似,但体量却相差很远。曾经阿里内部传出淘宝要成立独立的旅游事业部,并称在三月底公布消息。然而,一位消息人士表示,该提议已经被阿里内部否掉。
“只能说,淘宝旅行现在的体量及平台并不能让阿里满意,最快的行业布局就是投资优质公司。”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而反观携程,与阿里联手也将为其带来巨大利益。
“一旦合作,携程可以通过阿里获得流量。”上述业内人士表示。一旦接入成功,携程与竞争对手去哪儿在百度导入流量的差距也会缩小。
此前携程内部高管也表示公司积极开放平台是为了与更多的旅游服务商及分销商进行合作,因为供应量大,市场份额才会大。
而上述接近携程的人士则表示,一旦双方敲定合作,理论上不管任何业务通过淘宝的平台接入都能获得很好的流量转化。
除流量加大,更多资金的进入也将助力携程的开城拓地。
从去年开始,携程就全面出手进行并购,先后投资驴评网、途家网、松果网、订餐小秘书、太美旅行、飞常准、快捷酒店管家、蝉游记、易到用车、途风网等,从机票、酒店、用车及旅游目的地等均进行布局,将线上及线下业务进行联动。公开数据显示,已经有2.6亿美元被携程用于并购,而此前携程发行了8亿美元可兑换债券,并称筹集的资金首要用于拓展公司产品线,目前这笔费用也只用了三分之一。一旦与阿里联手,或许携程的开拓步伐会更大,一加一大于二的优势肯定会有所体现。
全面燃烧的战火
而携程一旦与阿里携手,在线旅游市场的价格战将更加惨烈。
年初,同程网获得腾讯、博裕、元禾三家机构5亿元投资,而在同程看来,这笔钱将用来支持其将价格战进行到底,最终目的独立IPO。
“我们已经感受到竞争的残酷,互联网领域第二等于零,移动互联网时代更是如此,要么你成为第一或者细分市场第一,要么你消失。”同程网CEO吴志祥在给同事的邮件中如是写道。
在近期吴志祥的一次公开讲话中,其还提到携程对同程的全面打压。首先断掉了汉庭和如家的库存,这让其团队倍感打击,并不是业务,而是心理上的打击;其次携程的挖角让其不安,在同程网办公室对面500米的地方,携程专门设立了一个挖人办公室,对其骨干双薪招聘;而携程不惜代价抢流量也让同程郁闷,吴志祥称凡是同程的流量入口,携程就会以三倍价格拿下。
虽然吴志祥表达了坚决一战到底的态度,但阿里和携程只要牵手,这种打压一定会更加严酷。
而携程的老对手去哪儿网于去年底成功赴美上市,其背后的百度不但在流量上进行支持,更是在资金上也予以援助。在发布财报的同时,百度也宣布了给予去哪儿3亿美元的授信。
去哪儿方面则认为,百度做为去哪儿的母公司,已经看到了携程的全面战争,所以3亿美元的支持就是为了保住去哪儿在发展业务和市场竞争中不受资金约束,从而能更多的占领市场。
而艺龙与携程的价格战更无需赘言,艺龙近日发布的2013年四季报显示其净亏损4400万元人民币,近五年首度出现年度亏损;而携程的多线作战与大举并购也影响到其业绩,利润依然保持同比增长,但增速环比出现30%的下降。
此前携程也表示,大举并购或会影响携程一时利润,但还是要看未来表现。
这一场战火,没有哪家在线旅游商能独善其身。“在线旅游就是烧钱的行业,没有充足的资金根本无法支撑。”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郑重声明:中国IT研究中心网站刊登/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论证其描述。中国IT研究中心不负责其真实性 。
【更多独家新闻请关注中国IT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微信搜:CNIT观察】